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20 | 讲者 |
开班致辞 知“脊”少年百城计划介绍 |
王楚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09:20-10:30 | 讲者 |
基于保守治疗的脊柱侧凸重点评估解析 |
石芝喜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3 | 10:45-12:00 | 讲者 |
脊柱侧凸三维特定矫正技术核心要义 |
石芝喜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4 | 14:00-15:00 | 讲者 |
三维脊柱侧凸实践与临床思路 |
石芝喜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5 | 15:15-18:00 | 讲者 |
三维脊柱实践与临床思路 |
石芝喜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2 | 口头发言提问 |
Exercise Preconditioning Protects Autophagy-Lysosomal Pathway via Lung-derived FNIP1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
张丽颖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2 | 13:12-13:24 | 口头发言提问 |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ar vibration affect gait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ly while walking on different inclines |
谢浩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3:24-13:36 | 口头发言提问 |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language cognitive training improve language cognitive ability of children with language retardation |
陈丽珊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4 | 13:36-13:48 | 口头发言提问 |
Enhancing Visual Working Memory and Contralateral Delayed Activity Through 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
艾一楠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5 | 13:48-14:00 | 口头发言提问 |
Distinct patterns of speech motor control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
朱小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4:00-14:12 | 口头发言提问 |
Pain duration can aggravate the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pain matrix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back pain: A resting-state fMRI study |
胡颖璇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7 | 14:12-14:24 | 口头发言提问 |
Effects of rTMS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euronal apoptotic diseases |
周礼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 | 14:24-14:36 | 口头发言提问 |
Transcutaneous cervical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mproved motor cortex excitability in healthy adults:A randomized, single-blind, self-crossover design study |
唐志明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9 | 14:36-14:48 | 口头发言提问 |
Studying on the effect and brain mechanism of high-frequency rTMS combined with speech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aphasia based on 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
方群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 | 14:48-15:00 | 口头发言提问 |
Effectiveness of a tailored community-based exercise program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chronic diseases for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in Guangzhou |
辛蔚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11 | 15:00-15:12 | 口头发言提问 |
Phase Lag Index of Resting-State EEG for Identification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
吴紫怡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12 | 15:12-15:24 | 口头发言提问 |
Effect of exercise-induced muscle fatigue on reaction times under postural perturbation conditions i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chronic low back pain |
彭嘉慧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 | 15:24-15:36 | 口头发言提问 |
Cerebral cortex activation and gait performance between healthy and prefrail older adults during cognitive and walking tasks |
范伟超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14 | 15:36-15:48 | 口头发言提问 |
A correlation study on balance, spinal structure and muscle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
甘楚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5 | 15:48-16:00 | 口头发言提问 |
Physical exercise promoted the endolysosome-autophagy network and protected against the cognition dys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
何小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20 | 大会报告 |
医学的乡愁 |
姚志彬 | 广东省医学会 |
2 | 09:20-09:40 | 大会报告 |
提高住院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率 |
周谋望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3 | 09:40-10:00 | 大会报告 |
跨学科融合—康复医学发展的崛起之路 |
李建军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
4 | 10:00-10:20 | 大会报告 |
人机合作下的柔性穿戴式机器人中风康复训练 |
汤启宇 |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50-11:10 | 大会报告 |
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治疗原则及功能性服装设计 |
叶晓云 | 香港理工大学时装及纺织学院 |
2 | 11:10-11:30 | 大会报告 |
推进国标ICF-RS对接医疗质控的进程 |
燕铁斌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3 | 11:30-11:50 | 大会报告 |
吞咽障碍临床新思维,隐性误吸的评估与康复干预 |
窦祖林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4 | 11:50-12:10 | 大会报告 |
领会评估内涵,提升住培质量 |
王楚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2:10-12:30 | 大会报告 |
基于肌电意图识别的上肢外甲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创新应用 |
吴鸣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15 | 专题发言 |
脊源性疼痛的微创治疗 |
吴文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2 | 14:15-14:30 | 专题发言 |
影响冲击波治疗骨肌疼痛疗效的关键点 |
黄崇侠 | 广州市正骨医院 |
3 | 14:30-14:45 | 专题发言 |
膝关节疼痛相关疾病的诊治 |
陈志标 | 中山市康复医院 |
4 | 14:45-14:50 | 口头发言 |
运动控制训练干预对老年腰痛患者运动功能及核心区肌肉协同模式的影响 |
葛乐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4:50-14:55 | 口头发言 |
机器人辅助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围手术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 |
陈权军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6 | 14:55-15:00 | 口头发言 |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Cerebellum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
张珊珊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15:00-15:05 | 口头发言 |
伴多发骨折的高位截瘫幼儿康复1例 |
关韩月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8 | 15:05-15:10 | 口头发言 |
冲击波治疗对膝关节前叉韧带修复重建术后合并前外侧韧带损伤导致弹响的疗效分析 |
席喜 | 广州市正骨医院 |
9 | 15:10-15:15 | 口头发言 |
运动控制训练调节默认网络改善慢性腰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张婵娟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10 | 15:15-15:20 | 口头发言 |
脊柱配微调手法结合颊针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黄志锐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 |
11 | 15:20-15:25 | 口头发言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分析及其应对措施探讨 |
张桂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15:25-15:30 | 口头发言 |
温针灸治疗产后腰痛的疗效观察 |
杜均能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13 | 15:30-15:35 | 口头发言 |
任务转换如何调节慢性腰痛患者预期姿势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余秋华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 | 15:35-15:50 | 休息 |
休息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0-16:05 | 专题发言 |
骨科临床康复一体化中的康复团队角色 |
王于领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2 | 16:05-16:20 | 专题发言 |
针灸在痛症中的应用 |
周光辉 |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 |
3 | 16:20-16:35 | 专题发言 |
超声介入PRP注射在肌骨疼痛疾患中的临床应用 |
伍少玲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4 | 16:35-16:40 | 口头发言 |
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致膀胱结石形成特征及原因分析 |
黄马平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5 | 16:40-16:45 | 口头发言 |
定制矫形鞋垫对副舟骨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物力学分析 |
邓钟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6 | 16:45-16:50 | 口头发言 |
肌内效贴对年轻拇外翻患者步态过程中肌肉协同的影响 |
刘燕燕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7 | 16:50-16:55 | 口头发言 |
超声引导下关节内注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透明质酸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一项随机、单盲、三平行、多中心的临床试验 |
王少玲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8 | 16:55-17:00 | 口头发言 |
国标ICF康复组合(ICF-RS)评估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康复结局与医疗支出构成研究 |
江潭耀 | 广东祈福医院 |
9 | 17:00-17:05 | 口头发言 |
基于肌电阻抗成像技术探究慢性腰痛患者棘旁肌的电特性:一项横断面研究 |
王宏江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 | 17:05-17:10 | 口头发言 |
慢性腰痛患者在站立平衡任务期间感觉运动相关皮层的激活特征 |
李岩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 | 17:10-17:15 | 口头发言 |
初级躯体感觉皮层iTBS对慢性腰痛患者本体感觉及姿势控制的影响 |
程雪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17:15-17:20 | 口头发言 |
探讨有无慢性腰痛者姿势干扰条件下反应时间改变的肌肉疲劳效应 |
肖文武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 | 17:20-17:25 | 口头发言 |
早期肺康复训练联合俞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
郭凯锋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
14 | 17:25-17:45 | 总结 |
总结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15 | 专题发言 |
脑调控治疗-从待解之谜到精准再到高清康复 |
徐光青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2 | 14:15-14:30 | 专题发言 |
认知障碍的全程管理 |
徐武华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3 | 14:30-14:45 | 专题发言 |
经颅磁刺激干预认知障碍的临床和脑功能机制 |
陈尚杰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4 | 14:45-14:50 | 口头发言 |
Role of 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Exposed to Botulinun Neurotoxin Integrated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Analysis |
陈朝芳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5 | 14:50-14:55 | 口头发言 |
小脑iTBS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姿势-认知双任务干扰的疗效观察: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
李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4:55-15:00 | 口头发言 |
Acapella Duet联合高频胸壁震荡技术对小儿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
杜志伟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7 | 15:00-15:05 | 口头发言 |
A prospective st udy of an early prediction model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王刚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 | 15:05-15:10 | 口头发言 |
肩关节注射A型肉毒毒素与星状神经节联合注射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疗效比较 |
鲍晓 | 粤北人民医院 |
9 | 15:10-15:15 | 口头发言 |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 |
成世梅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10 | 15:15-15:20 | 口头发言 |
3D打印AFO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远期治疗效果研究 |
张分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11 | 15:20-15:25 | 口头发言 |
双任务对脑梗死患者脑区激活与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一项fNIRS研究 |
蒋自牧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15:25-15:30 | 口头发言 |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林珊珊 | 江门市中心医院 |
13 | 15:30-15:35 | 口头发言 |
三叉神经电刺激的促醒作用与机制研究 |
杨仟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14 | 15:35-15:50 | 休息 |
休息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0-16:05 | 专题发言 |
基于“整体观”视角的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策略与病例分享 |
姜迎萍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
2 | 16:05-16:20 | 专题发言 |
由一例肝豆状核变性病的康复治疗谈及运动障碍性疾病康复思路 |
陈曦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6:20-16:35 | 专题发言 |
CIMT治疗偏侧脑瘫的理论与实践 |
徐开寿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4 | 16:35-16:40 | 口头发言 |
rTMS刺激后左侧化的额叶α不对称性是意识恢复的一种潜在标志:初步研究 |
郑小春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5 | 16:40-16:45 | 口头发言 |
小脑TMS对帕金森病患者言语和运动障碍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戴广燕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6:45-16:50 | 口头发言 |
预运动训练上调CLU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向神经元传递减轻脑梗死小鼠神经功能障碍 |
冯一峰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7 | 16:50-16:55 | 口头发言 |
老年人饮食和血液炎症指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李弯月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 | 16:55-17:00 | 口头发言 |
Curcumin Protects Neural Stem Cell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by Inactivating ERK1/2-mediated Autophagy |
阮玉婷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9 | 17:00-17:05 | 口头发言 |
A型肉毒毒素膀胱注射对高位脊髓损伤DO伴AD的治疗 |
黄马平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10 | 17:05-17:10 | 口头发言 |
基于听觉-发声整合功能的不同亚型帕金森病言语运动障碍的机制研究 |
朱小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 | 17:10-17:15 | 口头发言 |
拮抗肌松解对脑卒中后患者步态改善的心得体会 |
赵建华 | 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 |
12 | 17:15-17:20 | 口头发言 |
中文版共济失调等级评价量表评估脑卒中患者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
宋梅思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13 | 17:20-17:25 | 口头发言 |
Relationship betwee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in infants at risk of cerebral pals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
周洪宇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14 | 17:25-17:45 | 总结 |
总结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15 | 专题发言 |
一例“长新冠”综合征的多学科合作康复之路 |
张盘德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2 | 14:15-14:30 | 专题发言 |
人工智能在康复中的运用-基于主动健康APP的研发和运用 |
陈卓铭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4:30-14:45 | 专题发言 |
基于WHO-FICs的心脏康复--临床方案和发展思路 |
张鸣生 | 高州市人民医院 |
4 | 14:45-14:50 | 口头发言 |
基于体感交互技术的上肢主动康复系统的设计及信效度分析 |
麦王向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4:50-14:55 | 口头发言 |
体外冲击波对慢性脑卒中患者腕手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
张其明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4:55-15:00 | 口头发言 |
颈面部烧伤地图评估法的构建—基于德尔菲法和现场专家咨询会 |
卞瑞豪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15:00-15:05 | 口头发言 |
iTBS与联合P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
李晓芳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8 | 15:05-15:10 | 口头发言 |
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不同任务下步行功能的影响 |
陈蓉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15:10-15:15 | 口头发言 |
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强度持续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肺适能的影响 |
郭桦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
10 | 15:15-15:20 | 口头发言 |
The Effects of Progressive Postural Control Exercise versus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in Young-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王宏江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 | 15:20-15:25 | 口头发言 |
老年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个体在双任务行走时的大脑皮层活动和步态表现:一项fNIRS研究 |
姚秋如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12 | 15:25-15:30 | 口头发言 |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肌力的影响 |
钟陶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
13 | 15:30-15:35 | 口头发言 |
Gender should take gender into consideration while assessing the vestibular function by using confidence ellipse and entropy measur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healthy young adults |
谢浩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0-16:05 | 专题发言 |
卒中后失语临床规范化诊治----卒中后失语临床管理专家共识(2022)解读 |
王红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 |
2 | 16:05-16:20 | 专题发言 |
VNS与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 |
陈艳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3 | 16:20-16:35 | 专题发言 |
狭窄性腱鞘炎的精准康复 |
陈少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6:35-16:40 | 口头发言 |
低强度脉冲超声介导肌卫星细胞促进骨骼肌再生 |
段惠敏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5 | 16:40-16:45 | 口头发言 |
左侧DLPFC的iTBS刺激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CLBP的疼痛及姿势改善的治疗效果: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杨佳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6:45-16:50 | 口头发言 |
卒中后不同严重程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研究 |
戴燕红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16:50-16:55 | 口头发言 |
双侧额下回在听觉-发声整合中的因果性角色:基于TMS的研究 |
常意晨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 | 16:55-17:00 | 口头发言 |
The Swallowing Physiology after Radiotherap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
赵妃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9 | 17:00-17:05 | 口头发言 |
吞咽训练对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意识状态的疗效研究 |
卢姣阳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10 | 17:05-17:10 | 口头发言 |
运动前区皮质在言语运动调控中的偏侧化支配及因果性角色 |
刘东旭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 | 17:10-17:15 | 口头发言 |
璟云在线康复平台对Dravet综合征伴孤独症行为患儿语言干预效果的混合性研究:个案分析 |
周兆雯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12 | 17:15-17:20 | 口头发言 |
基于视频追踪技术分析鼻咽癌患者咀嚼功能特点的研究 |
杨晨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13 | 17:20-17:25 | 口头发言 |
基于语音信号预测帕金森病严重程度 |
郑家兴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 | 17:25-17:45 | 总结 |
总结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5 | 专题发言 |
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在卒中后脑功能网络激活的研究 |
欧海宁 | 广东省中医院 |
2 | 14:25-14:50 | 专题发言 |
瞬目反射(BR)在意识障碍脑干功能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
吴文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3 | 14:50-15:15 | 专题发言 |
TMS在神经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
袁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5:15-15:40 | 专题发言 |
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技术在神经重症康复中的应用 |
王楚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5:40-16:05 | 专题发言 |
多模态脑功能成像技术在神经反馈中的应用 |
胡荣亮 | 江门市中心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5-16:40 | 专题发言 |
定量评估技术在脑肢协同中的应用 |
任宇鹏 | 杭州极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 | 16:40-17:05 | 专题发言 |
中枢--外周的整体化干预在上肢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
姜迎萍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
3 | 17:05-17:30 | 专题发言 |
迷走神经调控在重症康复的临床应用 |
谢秋幼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4 | 17:30-17:55 | 专题发言 |
大脑的“阅读与操纵”—浅谈tES-EEG理论与实践 |
陈新元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质控主任致辞 |
王楚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浅谈韶关地区康复医学质控经验 |
鲍晓 | 粤北人民医院 |
3 | 14:40-15:00 | 专题发言 |
数字医疗背景下智慧运动康复中心建设在现代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黄国志 | 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
4 | 15:00-15:20 | 专题发言 |
以康复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进深圳康复质量控制水平 |
王玉龙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5 | 15:20-15:40 | 专题发言 |
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探讨 |
王志军 | 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 |
6 | 15:40-16:00 | 专题发言 |
康复医疗中的残疾评定 |
李文立 | 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广州博爱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5-16:30 | 专题发言 |
SP在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中的应用 |
丘卫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2 | 16:30-16:45 | 专题发言 |
住院医师规培年度考核的组织和思考 |
刘鹏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6:45-17:00 | 专题发言 |
构建康复医学住培基地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考核体系 |
潘翠环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4 | 17:00-17:05 | 口头发言 |
ChatGPT教学法与传统授课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中的教学效果对比 |
伍盈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7:05-17:10 | 口头发言 |
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康复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
黄旭明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7:10-17:15 | 口头发言 |
不同实习轮转方式对康复治疗学学生临床推理与反思自评的影响 |
郑逸逸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17:15-17:20 | 口头发言 |
“三师同堂”教学模式在中医康复规范化培训中的回顾性分析 |
谢韶东 | 佛山市中医院 |
8 | 17:20-17:25 | 口头发言 |
以目标为导向的督导式康复医学科教学门诊的建设与实践 |
吴秀勤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17:25-17:30 | 口头发言 |
基于教学大纲的目标式视频教学在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临床带教中的作用 |
陈佩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
10 | 17:30-17:35 | 口头发言 |
基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不同特点优化实习轮转顺序的效果研究 |
郑琨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 | 17:35-17:40 | 总结 |
总结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5 | 专题发言 |
三叉神经电刺激治疗的系列研究——基于一个临床问题的思考 |
马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2 | 14:25-14:50 | 专题发言 |
如何撰写SCI论文 |
刘汉军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4:50-15:15 | 专题发言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申报的经验及体会 |
郑海清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4 | 15:15-15:40 | 专题发言 |
从治疗师的角度如何申请国自然青年基金 |
李鑫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5:40-16:00 | 总结 |
总结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抑郁症皮层萎缩的脑网络机制 |
王金辉 | 华南师范大学 |
2 | 16:30-16:40 | 专题发言 |
多维度精准神经调控探索 |
沈滢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6:40-16:50 | 专题发言 |
Pinch1/NLRX1介导ERAL1自噬性降解在脉冲射频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机制研究 |
詹鸿锐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4 | 16:50-17:00 | 专题发言 |
超分子复合水凝胶递送IL-1β刺激BMSCs分泌的外泌体减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炎症 |
曾庆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5 | 17:00-17:10 | 专题发言 |
基于PET-CT活体内动态评估脑损伤后纤维化程度 |
钟玉华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6 | 17:10-17:20 | 专题发言 |
Pak2调控内质网应激在运动训练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 |
张丽颖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7 | 17:20-17:30 | 专题发言 |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delta-catenin棕榈酰化介导的脊髓背角细胞膜 Nav1.6的上调缓解脊髓损伤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刘翠翠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8 | 17:30-17:40 | 专题发言 |
表面肌电技术在腰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创新 |
张珊珊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17:40-17:50 | 专题发言 |
骨科术后黏连的综合康复对策 |
邹宇聪 | 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 |
10 | 17:50-18:1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康复个案管理 |
李小金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14:20-14:45 | 专题发言 |
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安全喂食技巧 |
霍建珊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3 | 14:45-15:05 | 专题发言 |
体外膈肌起搏训练在肺部肿瘤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 |
钟就娣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4 | 15:05-15:10 | 口头发言 |
误吸专科护理质量三级指标在吞咽障碍经口进食误吸高风险患者中的应用 |
邓水娟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5 | 15:10-15:15 | 口头发言 |
跌倒风险分级管理与跌倒高风险患者行为调查在康复病房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
方丽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5:15-15:20 | 口头发言 |
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致缺血缺氧脑病患者的促醒个案 |
古晓琳 |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 |
7 | 15:20-15:25 | 口头发言 |
促醒护理在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效果 |
李晓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 | 15:25-15:30 | 口头发言 |
重症康复病房患者气管切开状态行呼吸训练效果分析 |
周君桂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9 | 15:30-15:35 | 口头发言 |
1例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二便康复护理 |
杨惠贤 |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
10 | 15:35-15:40 | 口头发言 |
一例MODS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实践 |
翁云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安全管理 |
方丽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16:10-16:35 | 专题发言 |
基于尿流动力学参数调整导尿频次的策略 |
王颖敏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3 | 16:35-16:55 | 专题发言 |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评估及康复护理新进展 |
陈晓丹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6:55-17:00 | 口头发言 |
康复新视野——体位管理 |
韩飞 |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 |
5 | 17:00-17:05 | 口头发言 |
延续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
詹敏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6 | 17:05-17:10 | 口头发言 |
骶神经磁刺激联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中的疗效研究 |
陈淑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17:10-17:15 | 口头发言 |
直肠球囊扩张术联合直肠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
黎惠英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8 | 17:15-17:20 | 口头发言 |
开天门联合运耳术中医手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实践及疗效观察 |
方梅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9 | 17:20-17:25 | 口头发言 |
1例气管切开患儿拔管困难的康复护理 |
李苑媚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10 | 17:25-17:30 | 口头发言 |
1例纵膈肿物切除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康复管理 |
杨艳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
11 | 17:30-17:50 | 总结 |
总结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50 | 大会报告 |
肌肉电阻抗技术用于神经康复的现状与未来 |
李乐 | 西北工业大学 |
2 | 08:50-09:10 | 大会报告 |
康复医学研究中的SEMG信号分析技术应用 |
王健 | 浙江大学 |
3 | 09:10-09:30 | 大会报告 |
以医疗质控助推康复医学学科发展 |
吴霜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4 | 09:30-09:50 | 大会报告 |
全球数字疗法发展态势研究 |
宋振华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市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05-10:25 | 大会报告 |
TMS应用于神经康复的新思路新进展 |
胡昔权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2 | 10:25-10:45 | 大会报告 |
肩关节的解剖、生物力学与肩痛 |
马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3 | 10:45-11:05 | 大会报告 |
多维度生物力学评估在康复诊疗中的应用 |
刘刚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4 | 11:05-11:25 | 大会报告 |
深圳康复医保阶梯式床日付费支付方式的探索 |
王玉龙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